您的位置:首页 >老年园地 > 老年园地

沙 头 角 中 英 街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供稿/孙文广

中英街,位于深圳沙头角镇。它源自一条弯弯的小河——“鸬鹚径”,在梧桐山下。

1898年,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和英国的武力逼迫,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沿梧桐山下的小河流设立了界碑。后来小河淤泥干涸,两边居民自由往来买卖,便形成了一条小街,以街心的“中英地界”分为两边,东侧为华界沙头角,西侧为英(港)界沙头角,这就是“中英街”。

中英街竖有历史性的石碑。一块竖在中英街购物商场和历史博物馆前方路正中,碑上刻有江泽民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题字:“中国近代史昭示我们,要改变贫弱受欺、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,就必须奋起抗争,奋发图强”。侧旁还有一块小石碑,刻有“沙头角中英街”备忘录,这是2004年9月1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内容。这两块碑,是中国收回香港后,“中英街”由“一国两制”成为“一街两制”的历史见证。

中英街全长只有250米,3至4米宽,立有8块“地界石碑”,都刻着“光绪二十四年立”,界碑正面是中文,背面是英文。因岁月风雨的侵蚀,石刻中英文字迹已隐约模糊。小街真正的长度是从第4号地界石碑开始,也就是在55号哨所旁,竖立的高大石碑上刻有一面国旗和一面香港回归的紫荆花红旗,旗下两旁石雕像是深港警察各两名。沿1至4号界碑是一道矮墙和防线网,墙的左边是香港,墙的右边是深圳。中英街香港一方的店铺近60家,平房矮屋,偶有传统的旧式骑楼,有的还是钢架铁皮顶棚搭建,显然也是百年前的老模式,经过了表面装饰,小街的温馨感很浓郁。深圳一方的店铺房屋也只是2 、3层楼,一色的纯白,小楼的格局倒像电影里二、三十年代的城市风味。

禁区能观赏而不能跨越一步。在中英街的地界石碑香港一方,除了围墙防网和街面店铺之外,还有三处是可以通向香港区域之门,一是在56号哨所旁,有一扇墙门,直通向香港居民区,深港两边的居民可以自由来往,而游客只能站在门外观看门内,一步也不准踏进这一扇门槛,否则要被拘留。在55号哨所旁有一丁字路口,这也是中英街街道的入口处。丁字路口左方,是香港地域,游客只可以站在路口观看里面来往行人,跑去跑来的大狗小猫,玩耍的少年儿童,脚却也不能踩进一步。在香港一方的店铺与店铺房屋之间,有的有胡同小巷直通香港,游人可入香港店铺购物,但绝不能误入胡同小巷。在碧海小区门前的海滨长廊,可以欣赏附近海湾山水相连的大鹏湾美景,可以尽情高歌,但不得爬下长廊围栏,到退潮的海滩上游玩,那是禁区。

中英街是“购物天堂”。这条繁华的边贸小街,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免税购物市场。价廉物美的黄金首饰、进口电器及各种吃的、用的、玩的等等,应有尽有,而且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时尚潮流商品,游客大包整箱购买。因每天来购物的人川流不息,出关口检查处分成三条通道,一条通道是持多次通行证件的居民使用,二条通道是持一次性通行证件游客使用,三条通道是无随身携带物品人士使用。当然,其中走私的“水客”也多。在出关口排队时,就有水客叫你帮忙带一大袋出关,谁知道那袋里隐藏了什么危禁品,游客是不愿自找麻烦的。

中英街沿路生长着榕树,好几棵大古榕都是倾斜的粗根生在一方,庞大的树冠绿叶跨过街面,直伸向对方。特别是位于中英街第4号界碑旁的一棵大榕树,其树根长在深圳一方,而枝叶却覆盖在香港一方。如今,古榕下成了不少游客小憩和留影之地。